你依然覺得應該要有明星高中的存在;我完全同意你。
不過依照同樣的邏輯,你是不是也贊成能力分班呢?把學生依照能力分級,最好從幼稚園就分資優班跟普通班,最能激發競爭、因材施教?
其實明星高中的「問題」吵了這麼久的原因只是資源有限而已。就像能力分班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不是分普通班跟資優班,而是分成升學班跟放牛班;我們能讓國民教育放棄(可能是大部分)的一群人,從小就標記他們為「loser」嗎?這是能力分班成為明文禁忌的主因,雖然台北以外的國中依然偷偷在做。
我也很懷疑12年國教幹掉明星高中就能解決資源分配的問題;不過就因你個人在建中的經歷去詮釋明星高中存在的必要是有失公平的。When speak, speak for the people.
你依然覺得應該要有明星高中的存在;我完全同意你。
不過依照同樣的邏輯,你是不是也贊成能力分班呢?把學生依照能力分級,最好從幼稚園就分資優班跟普通班,最能激發競爭、因材施教?
其實明星高中的「問題」吵了這麼久的原因只是資源有限而已。就像能力分班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不是分普通班跟資優班,而是分成升學班跟放牛班;我們能讓國民教育放棄(可能是大部分)的一群人,從小就標記他們為「loser」嗎?這是能力分班成為明文禁忌的主因,雖然台北以外的國中依然偷偷在做。
我也很懷疑12年國教幹掉明星高中就能解決資源分配的問題;不過就因你個人在建中的經歷去詮釋明星高中存在的必要是有失公平的。When speak, speak for the people.
對,我也贊成能力分班。
能力分班不是錯的,孔子也說過要「因材施教」。出現的問題是老師與家長的觀念錯了。能力分班不代表讓國民教育放棄(可能是大部分)的一群人,從小就標記他們為「loser」,那是「唯有讀書高」的觀念。
為什麼我們不能讓對音樂有興趣又有能力的人去讀音樂班、對美術有興趣的人去讀美術班、對文字有興趣的人去讀文學班、對數學有興趣的人去讀數學班、對物理有興趣的人去讀物理班、對烹飪有興趣的人去讀烹飪班、對機械有興趣的人去讀機械班呢?
要改的是「歧視升學班(非升學班)」的觀念。
(很lag的回一下)
其實身為集中式資優班的老師,還滿感嘆的,關於能力分班。